CONTEMPORARY

20-200mm F3.5-6.3 DG

照相機型式全片幅無反光鏡
適用接口L-Mount, Sony E-mount
鏡頭結構18片/14群 (1片FLD , 3片SLD , 4片非球面鏡片)
視角94.5-12.3°
光圈葉片9片 (圓形)
最小光圈F22-40
最近對焦距離16.5cm / at f=28mm 25cm(W) - 65cm(T)
最大放大比 1:2 at f=28-85mm
濾鏡尺寸φ72mm
體積 (直徑x長度)L-Mount: φ77.2mm x 115.5mm / Sony E-mount: φ77.2mm x 117.5mm
重量L-Mount:550g / Sony E-mount:540g
內附配件遮光罩 LH756-02、 鏡頭前蓋、 鏡頭後蓋、 鏡頭袋
產品條碼 L-Mount:00-85126-79669-3 Sony E-mount:00-85126-79665-5

一款全能型產品,賦能無限創意 。 全球首款 10倍變焦鏡頭,起始焦距可達20mm

Sigma 20-200mm F3.5-6.3 DG | Contemporary 是世界上第一款全片幅無反光鏡相機的高倍變焦鏡頭,可實現 20mm 廣角和 10 倍變焦比。

 

這款多功能變焦鏡頭涵蓋了從 20mm 超廣角到 200mm 遠攝的所有焦段,使攝影師可以捕捉從廣闊的風景到快節奏的運動的各種對象,而不受距離的限制。它的靈活性使其成為各種場景的理想選擇,包括最大放大倍率為 1:2 的特寫。憑藉其廣泛的表現力,這款鏡頭在旅行攝影和日常快照中大放異彩。

 

這款鏡頭採用非常緊湊輕巧的設計,並由線性馬達 HLA(高反應線性驅動器)驅動的快速、準確的自動對焦,可提供一致的舒適拍攝體驗。 Sigma 20-200mm F3.5-6.3 DG | Contemporary 是終極一體化變焦鏡頭,為所有攝影師提供前所未有的自由和創造力。

變焦多功能性與富有表現力的 20 mm超廣角相結合在一個鏡頭中。

鏡頭覆蓋了20mm的超廣角,這是傳統高倍變焦鏡頭難以企及的。從壯麗的風景到運動場景,該鏡頭都能完美捕捉,無論是超廣角獨有的場景,還是充分利用其遠攝範圍的應用,都能完美捕捉。這款終極一體化變焦鏡頭可在各種拍攝場景中呈現令人驚嘆的細節。

焦距於 28-85mm 時最大放大倍率為 1:2

 

鏡頭在28mm至85mm的焦距範圍內實現了1:2的最大放大倍率,使攝影師能夠享受具有不同視角的廣泛的半微距攝影,從通過靠近拍攝對像大膽融入背景的廣角微距拍攝,到在自然距離突出拍攝對象的中遠攝微距拍攝。

徹底小巧輕巧的設計

這款鏡頭是全球首款實現從超廣角20mm到遠攝200mm的寬廣變焦範圍的鏡頭,重量僅540克,長度僅117.5mm 。變焦環直徑僅70.4mm,非常纖薄,方便攜帶。無需擔心尺寸或重量,無論是日常抓拍還是旅行攝影,這款鏡頭都能在任何情況下提供廣泛的創作彈性。

兼具緊湊尺寸和高性能的光學和機械設計

採用高折射率玻璃材料,有效減少變焦過程中鏡頭的晃動,從而簡化內部結構,打造纖薄的鏡身。其光學設計巧妙地佈置了四片雙面非球面鏡片、一片FLD鏡片和三片SLD鏡片,並結合內部機構,確保每個變焦組都能保持高精度,從而在整個變焦範圍內實現高性能。

HLA驅動的高速自動對焦

為了幫助攝影師捕捉最短暫的瞬間,鏡頭採用 HLA(高反應線性驅動器)來實現高速自動對焦功能和出色的驅動精度。

防塵防潑水結構及防水防油塗層

除了防塵防潑水結構外,鏡頭前部還具有防水防油塗層,讓攝影師即使在惡劣的戶外環境下也能無憂拍攝。

  • 此結構設計防塵防潑水,但不防水。請注意不要讓鏡頭接觸大量水。鏡頭進水可能會造成嚴重損壞,甚至導致鏡頭無法修復。

廣角端配備變焦鎖定開關

鏡頭配備變焦鎖定開關,可固定在廣角端,防止鏡頭因自重而意外伸出。不僅可以透過開關解鎖,還可以透過變焦操作解鎖,即使是即興拍攝也能靈活應對。

設計旨在最大程度地減少眩光和重影

基於最先進的模擬技術,解決了所有入射光條件下降低畫質的眩光和重影問題。高抗逆光性能確保在任何光照條件下都能呈現清晰銳利的影像。

衍射MTF

幾何MTF

鏡片結構

FLD 是指 “F” Low Dispersion(F低色散)的縮寫。這種玻璃元素是Sigma開發的一種高級低色散材料,其性能可媲美螢石(fluorite)玻璃。FLD玻璃具有極高的光線透射率和低折射率,能有效減少色差特別是殘餘色差,從而提升影像的銳利度和色彩還原度。

與傳統的光學玻璃相比,FLD玻璃的密度較低,這有助於減輕鏡頭的重量。FLD是目前可用的最高級別低色散玻璃,並且相較於真正的螢石玻璃,它在提供類似光學性能的同時,成本更為經濟實惠。

 ©Herve Rannu

 © Syuhei Inoue

 © Herve Rannu